空头逻辑:供强需弱,庞大库存难以消化
ANRPC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成员国天胶总产量同比增加5.7%,至416.2万吨。其中,印尼增加6.1%,至139万吨;越南增加14.9%,至38.6万吨;马来西亚增加32.1%,至22万吨;印度增加38.2%,至28.2万吨;中国增加10.4%,至14万吨。泰国受洪水影响,年初天胶有所减产,但随着割胶的推进,产量有望快速回升。
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8.7万辆和209.6万辆。其中,产量环比下降2.40%,销量环比增长0.58%。同时,重型货车(重卡)产销9.62万辆和9.7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80%和6.39%。一般来说,5月是轮胎淡季的开始,6、7、8月市场交投最为清淡。从季节性看,汽车产销将逐步下降,天胶需求也将随之走弱。
库存作为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联变量,是空头重要的逻辑支撑。6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增加至27.88万吨。其中,天胶库存为21.7万吨,各仓库基本呈满仓状态。由于货物流出速度缓慢,新货入库较为困难。截至6月18日,天胶库存增加至35.3万吨,仓单增加至33.3万吨,创历史新高。6月下旬,部分新胶船货将陆续到港,庞大的库存短期难以消化完毕。如果9月没能交割完毕,那么1月合约将成为空头的主战场。
多头逻辑:价格低迷,国内出现弃割现象
6月19日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进行了专门报道:“上游方面,云南胶价4个月大跌40%,胶农出现弃割。中游方面,仓库囤满高价橡胶,过山车行情重创贸易商。下游方面,轮胎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厂商压缩原料库存。”从橡胶产业链的传导机制看,涨价往往涨到轮胎调价为止,跌价往往跌到胶农弃割为止。
当胶价持续上涨,严重损害下游产业利益时,其对原料的需求会同步放缓。具体表现是,轮胎厂调涨轮胎产品价格后,不得不以降低开工率来应对消费者对提价的敏感度,进而从需求端由下向上传导,促使价格下跌。同样,当胶价长期徘徊在成本线时,种植、加工环节困难加剧,胶农就会出现弃割甚至砍树现象,进而从供应端由上向下传导,促使价格上涨。价格持续低迷,橡胶生产国也会采取措施,通过限制产量或出口量的方式刺激价格回升。6月17—18日,橡胶三国会议虽未达成实质性结论,但也传递出政府担忧胶价低迷、随时可能出手干预的信号。
与此同时,橡胶产业链被过分拉长,第一环橡胶种植,第二环原料二盘商,第三环橡胶加工厂,第四环橡胶贸易商,第五环下游企业,原料贸易、橡胶贸易和轮胎贸易三个环节存在严重投机现象。沪胶上下10000元/吨的过山车行情影响最大的也是这三个环节。实际上,影响价格走势的不是真实的供应和真实的需求之间的差额,而是价格上涨时突然出现的补库需求以及价格下跌时突然出现的去库存需求。归根到底,是产业外资金的需求。来自产业外的资金,尤其是股指期货退出的资金,在方向的选择上会偏向于多头。胶价目前处于历史性低位,向下空间有限,获利程度不大,这部分资金有天然的做多冲动。
整体来看,空方的逻辑是从供应、需求、库存三个横切面来透视当前市场,多方的逻辑则立足于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三个环节的传导,多空在逻辑上都站得住脚。综合分析,虽然资金是价格涨跌的主要推手,但基本面变化才是撬动行情的支点。目前,橡胶基本面不理想,不存在政策性的强制去产能,更多的是市场化的去产能,而依靠市场自发完成去产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