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橡胶转型之路

马来西亚的橡胶转型之路
诗董橡胶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三位(前两位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是名副其实的橡胶帝国。然而,近些年来,这 “橡胶帝国”自2006年起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在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橡胶种植的收益率不如其他经济作物,例如棕榈树,导致橡胶种植的主体-小胶农纷纷转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与上游橡胶减产相矛盾的是马来的橡胶消费在不断升高,源于其不断加强的下游橡胶制品产业。
20世纪90年代后,马来西亚政府积极发展橡胶下游产业,鼓励企业转型生产加工高附加值的橡胶工业制品,其橡胶制品的出口额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橡胶木业近来也与天然橡胶和橡胶制品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其出口额也占到了橡胶工业出口额的三分之一。现在,这位曾经的“橡胶帝国”已经从最初的橡胶种植和出口转型为以制造和出口高附加值的橡胶制品为主,成为东南亚橡胶主产国转型改革的路上的领头羊。
逐年减少的种植面积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域,东南亚各国橡胶产量占到全球天然橡胶产量的90%以上。一直以来,马来西亚作为橡胶的三大主产国,其种植面积位于全球前三,且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直到2009年,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面积开始逐年下滑,与此同时,ANRPC其他成员国的总种植面积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泰国、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国家。从2003年至2016年,ANRPC橡胶种植面从850.81万公顷上涨至1154.61万公顷,涨幅35.7%。
2003年马来西亚橡胶种植面积132.6万公顷,占当时ANRPC总种植面积的15%;2016年马来西亚橡胶种植面积109.16万公顷,占当时ANRPC总种植面积的9%;13年之间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面积减少了17.7%。
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以小胶农种植为主要的模式,这一点和中国刚好相反,中国的橡胶种植主要是以大农垦,大橡胶集团种植为主。其中,马来西亚的种植园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半岛,占到总种植面积的76%左右,沙巴半岛占到总种植面积的24%左右(2010年)。
由于是小胶园种植为主,所以马来西亚橡胶种植存在分散经营、市场风险较大等缺点,当橡胶价格下跌,会影响胶农割胶的积极性,当橡胶进一步下跌,则会有大片的小胶园放弃种植橡胶,转向其他的经济作物,例如棕榈树。2008年之后马来西亚橡胶树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因为小胶农们普遍转向了更加经济的棕榈树等作物。橡胶树的生长周期中前6、7年无法割胶,因此种植橡胶需求的成本更高。
棕榈树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近些年在马来西亚受到了很大的推崇,特别是一些曾经种植橡胶的小胶农将胶园烧掉之后转种棕榈作物。这就导致了2007年之后各种棕榈产品的不断增长。其中,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棕榈油,从2017年-2015年,棕榈油产量从1582万吨增长至1969万吨,增长24.4%。
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橡胶产量下跌
马拉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随即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橡胶产量也在逐年减少。1998年,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88.5万吨,2006年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128.4万吨,即使是在橡胶价格最高的2010年前后,其天然橡胶产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年产量93.9万吨。
橡胶减产的直接原因就是种植面积减少,但其根本原因是种植橡胶的收益率停滞不前。可以看出1998-1999年是橡胶种植收益率提升最快的两年。2000年开始种植园的收益率开始下跌,而小胶园的收益率有了很大的提升。2001-2005年,橡胶收益率一般处于停滞不前,其中,小胶农收益率增长只有13%,种植园收益率增长1.7%,平均收益率增长9.0%。低收益率导致小胶农纷纷转向其他经济作物。所以,自2006年开始,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了下跌。
逐年升高的橡胶消费远远超过产量
与橡胶产量逐年下降不同,马来西亚的橡胶消费量在逐年增长,特别是在2006年之后,橡胶需求量增长速率明显升高。2006年,马来西亚橡胶消耗量为49.5万吨,到2015年这一数字为89.4万吨,增长80.6%。在橡胶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其橡胶消费依然蓄力增长,主要原因就是产业转型!
20世纪80年代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天然橡胶种植的利润相对下降,上游天然橡胶业发展速度减慢;低端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上游橡胶业劳动力开始紧张;下游橡胶制造业开始逐渐发展,国内天然橡胶消费比重大幅提升;橡胶产业中的技术更新和技术进步主要集中下游橡胶制品业。这些都标志着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走向成熟阶段,并逐渐向下游橡胶产业发展。
同大多数国家一样,马来西亚的橡胶进口主要从ANRPC主产国进口。主要是泰国,其次越南,作为橡胶产国的后起之秀,越南对马来西亚出口的橡胶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2008年之后,越南的橡胶种植飞速发展,2008年越南对马来西亚出口橡胶3.7万吨,2014年越南对马来西亚出口橡胶23.0万吨。
振兴橡胶制造业
前文中提到过,马来西亚进行橡胶产业转型,主要是将重点转移至产业下游,橡胶制品的加工和制造等。其中以乳胶产品为主,轮胎次之。这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橡胶产业分布恰恰相反。作为橡胶下游的主要产物,轮胎一般是各个地区橡胶的主要消耗方向。在全球范围内,轮胎消耗的橡胶占到50%以上,其中重卡的轮胎消耗又是重点。但是在马拉西亚,轮胎制造仅仅占其橡胶消耗的一小部分。2015年轮胎制造消耗天然橡胶9.06万吨,而制作乳胶产品消耗天然橡胶73.5万吨。
乳胶的主要产品有手套、避孕套、导尿管、胶丝胶带等产品。到2015年,全马来西亚共有橡胶其相关企业300家左右,其中制造乳胶手套的企业有53家,而顶峰时期2005年生产乳胶手套的企业有107家。同时,2015年,其中生产气胎和内胎的企业分别有8家和9家。可见,轮胎企业在马来西亚并不是一个主要的橡胶消耗企业。
马来西亚的这种产业结构,使其在橡胶产业有着独特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橡胶工业重心已由北美移师亚洲。亚洲市场成为橡胶产业国际化竞争的焦点,尤其是以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为首的轮胎制造业。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与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的结构性差异使其在天然橡胶业竞争中有效的规避了世界橡胶业竞争最为激烈的轮胎制造业。马来西亚利用自身橡胶种植和制品制造及产品研发应用的比较优势,在跟随世界橡胶产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又表现出马来西亚橡胶业的发展特色。
1996年,橡胶制造业出口总额第一次超过生胶出口价值,此后,橡胶制品出口价值始终高于生胶出口价值。与此同时,橡胶木制品行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而且规模和产值也不断攀升。从马来西亚的橡胶制品出口额中,我们可以看出,乳胶产品占其橡胶制品出口额的主要部分,且在1996-2015年之间增长最快。1996年,乳胶产品的出口额为33.9亿林吉特,2015年这一数字为146.5亿林吉特,增长332%。同一时期,轮胎的出口额从1.91亿林吉特增长至11.2亿林吉特,增长486%。
2010年马来西亚进口固体胶34.6万吨、乳胶36.2万吨,合计70.8万吨;出口固体胶85.3万吨、乳胶4.8万吨,合计90.1万吨。由此可见,马来西亚仍为橡胶净出口国,但是净出口量是19.3万吨,仅为产量的20%。此外,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贸易结构中可以看出,它是以出口固体胶,进口乳胶为主。干胶主要用于替换国内固体胶,乳胶进口主要是弥补国内乳胶产量的不足,以满足国内乳胶制品制造业的需求。
2006年开始,马来西亚橡胶贸易出口进入活跃期,贸易顺差不断增大,截至2015年,马来西亚橡胶制品出口额为179.9亿林吉特,进口额为59.8亿林吉特,贸易顺差120.1亿林吉特。1996年橡胶制品出口额为41.9亿林吉特,进口额为6.7亿林吉特,贸易顺差为35.1亿林吉特。20年来,马来西亚橡胶制品的贸易顺差扩大了242%。
新兴的橡胶木业与天然橡胶、橡胶制品三足鼎立
另一个重要的橡胶下游商品既是“橡胶木”。胶木是橡胶树的主干,是乳胶的原料来源。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15-2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20年。其木质结构粗且均匀;纹理斜,木质较硬,被公认为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轻质硬木实木之一;颜色呈浅黄褐色,年轮明显,轮界为深色带,管孔甚少。实际上橡胶木作为家具制造的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大众化的价格使之成为家具行业中性价比较高的品种,被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所喜爱。
一直以来,橡胶木业在马来西亚的橡胶产业地位与天然橡胶和橡胶产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2000年天然橡胶、橡胶产品、三叶胶木产品的出口额分别为25.7、55.1、51.0(亿林吉特);2011年三者的出口额分别为175.1、141. 8、74.1(亿林吉特);2015年三者的出口额分别为62.4、179.9、81.2(亿林吉特)。可见在橡胶工业贸易中,橡胶木业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橡胶木业的主要产品是家具、中密度纤维板等接近最终消费端的产品,其产品的利润较高,一直受到了橡胶制品企业的重视。
然而,马来西亚国内橡胶种植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逐年萎缩,而且逐渐不能满足国内橡胶制造业的需求,只能更多的将需求转向国外。尤其是在2009年,首次出现了天然橡胶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这引起了马来西亚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马来西亚橡胶业而言,保障橡胶原料对下游企业的供给,协同上下游产业平衡发展,振兴上游橡胶种植业势在必行。
另外近年来,许多马来西亚企业已进军橡胶树其他副产品。种植橡胶树除了可以获取橡胶和木材,橡胶树也可被用作转基因新用途。转基因橡胶树可以控制生产商用蛋白(如药品),因此,转基因橡胶树可以作为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蛋白生产线。通过进一步开发,转基因橡胶树还可以作为“活”工厂,生产乳胶中的药品。使用这种方法,重组抗体已经在转基因橡胶树的乳胶中生产出来了。这种将橡胶树作为环保可再生资源来对待,不仅符合当今环保理念,还为马来西亚橡胶产业开辟新的市场和价值增长点。
相关资讯:天然橡胶资讯3则
1:生意社:预计4月份橡塑市场行情继续下挫为主
3月份,橡塑市场行情出现逆转,普遍下行为主,呈现特点:橡胶跌幅偏强,塑料跌幅偏弱,自月初到3月28日,橡塑行业指数由897下跌到792,跌幅在105点。一方面,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之前三个月的上涨,已现疲态,存在挤泡沫的需求;另一方面,需求端缺乏利好,下游开工率偏低,难以消化市场因高价格带来的过剩供应,供需失衡是主因;另外,经济面来看,生意社发布的3月份BCI指数为-0.48,均涨幅为-4.06%,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收缩状态,经济有下行风险。利空的大环境也作用于橡塑市场,诸多因素导致3月份橡塑市场难逃一跌。
据生意社监测,2017年3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橡塑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1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4.5%;涨幅前2的商品分别为POM(9.05%)、LDPE(1.41%)。
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20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12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54.5%;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为丁苯橡胶(1502)(-30.15%)、顺丁橡胶(-30.06%)、PA6(-23.64%)。
橡胶供需失衡加剧,市场大幅下滑 
橡胶延续了上个月的跌势,3月大幅下跌,尤其是合成橡胶跌幅深远,疲软的市场需求难以支撑高涨的价格,回调是必然现象。
合成橡胶
3月合成橡胶价格大幅下跌。截止到28日,顺丁橡胶价格由月初的24165元/吨下跌至的16901元/吨,整体下跌幅度在-30.06%;丁苯橡胶价格由月初的21371元/吨下跌至14928元/吨,整体下跌幅度在-30.15%。总体来看,推动合成橡胶下跌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成本面出现极大利空:3月合成橡胶原料丁二烯价格暴跌,当月跌幅度达-35.18%,下游合成胶承压下跌。其次,石化调价带动市场跟风下调,据生意社监测,3月份中石化、中石油顺丁橡胶出厂价下调8300元/吨,截至3月底大庆顺丁出厂价为16300元/吨;丁苯橡胶1502出厂价下调8200元/吨,截至3月底抚顺丁苯1502出厂价为14000元/吨。再次,港口橡胶库存持续增加,不利橡胶价格上涨。截至2017年3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涨至18.7万吨,较2月底16.62万吨增加2.08万吨,涨幅12.52%,库存的高企令市场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降价去库存成为趋势。
天然橡胶
3月份天然橡胶延续上个月行情,本月跌幅-14.15%,截止到28日天然橡胶标准胶报价已跌破15000元/吨关口。具体来看:首先,本月迎来了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的崩盘,天然橡胶1705大幅跳水,目前国内现货市场紧跟期货盘,现货报价多在期货价格基础上减掉1000元/吨左右,天然橡胶期价大幅下跌自然拖累现货走低。还有,一方面原油价格下挫带动整个能化板块趋弱,另一方面,3月21-22日是泰国最后一批国储胶抛储,抛储本身会对市场信心构成明显压制,快速打压了期货盘,也加剧了充裕的现货涌入市场造成的恐慌。再者,天然橡胶现货货源目前仍表现宽裕,据统计青岛保税区天然橡胶库存出现奇高,截至2017年3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继续上涨至18.7万吨,较2月底16.62万吨暴增2.08万吨,涨幅12.52%。其中天然橡胶13.75万吨,增加1.41万吨,增幅11.43%;合成橡胶4.51万吨,增加0.67万吨,增幅17.45%,此次天然橡胶与合成胶库存均呈现10%以上的增长,虽然国内产区仍处停割期,天然橡胶消费基本依赖进口,进口量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库存已经增加至33万吨,该部分库存预期流入市场的压力不断强化,市场一跌再跌。
后市预测
3月份橡塑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产品和版块或如橡胶行情加速下跌,或如工程塑料止涨回调,或如通用塑料逆转下行,这不能说明市场单边下行通道由此打开,只能判断为调整行情的开启。
对于4月份合成橡胶价格走势,从供应来看,3月底及4月份齐翔腾达、台橡宇部等顺丁橡胶厂家逐步开始停车检修,减缓橡胶供应压力。从需求方面看,目前全钢子午线轮胎需求平稳恢复,对橡胶需求形成支撑。据监测,目前国内轮胎市场整体开工率提升至66%,全钢子午线轮胎开工率为72%,半钢子午线轮胎开工率为65%,斜交轮胎开工率为61%。综上所述,4月份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或将触底反弹,预计反弹幅度在5%上下。
2:天然橡胶“三山压顶” 寻底之路慢慢
 期货日报:在年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市场人士多数认为2017年商品市场或将呈现“农强工弱”的格局。而今,2017年的四分之一即将过去,农产品似乎还未露出“强势”的迹象,但化工品种却有大起又大落之势。橡胶自今年2月中旬触及阶段性高点22355元/吨后,便走上了“下坡路”,一次次跌破重要支撑点位,跌幅超过30%。截至4月7日夜盘收盘,沪胶创下2017年来新低15605元/吨,向下考验15000整数关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需求疲弱、库存积增、供应扩大是压在天然橡胶上方的三座大山,不利于橡胶价格的上涨。
首先,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持续增长以及上期所仓单库存维持高位。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5.8%。
截至2017年3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继续上涨至19.79万吨,较3月中旬18.7万吨继续攀升1.09万吨,涨幅5.83%。其中天然橡胶14.48万吨,增加0.73万吨,增幅5.31%;合成橡胶4.87万吨,增加0.36万吨,增幅7.98%;复合胶0.44万吨,与3月中旬持平;此次天然橡胶与合成胶库存均呈现5%以上的增长。
上期所橡胶库存持续增加。截至4月7日上期所可交割的天然橡胶库存为28.367万吨,较第一季度初的23.527万吨增加了4.84万吨,其中仍以山东地区仓库增量最多,其次为上海、天津地区仓库。随着5月份云南、海南等产区新胶开割上市,后期供应将继续增加,若需求不能有所改善,上期所库存压力将继续存在高企的可能。
其次,现货商低价出货,然交投冷清。从一些企业到现货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下游现货市场出货不畅,需求低迷也是目前胶价持续走低一个重要原因。 
年初橡胶价格向上冲高,主要是基于去年天然橡胶需求大增加上去年年底国家治超新政策的推动下,公路运力紧缺,重卡新车销售迅猛攀升,重卡企业产能一度供不应求,大量用户订单一直延续到今年第一节季度,因而有了2月份的“虚假繁荣”。
然而,春节过后工厂复工,前期库存有待消化,胶价下降影响出货心情,因而并未出现年期预想的需求繁荣的大量购买。随着前期泡沫的挤出,胶价不断下跌,下游采购意向变得更加疲弱不堪。目前轮胎社会库存压力偏高,短期经销商拿货积极性或将有限,下游的需求有所减弱。
第三泰国抛储、国内新一轮割胶季到来,供应压力扩大。据悉,泰国橡胶管理局预计在5月前清理完31万吨库存橡胶,而我国五月份海南、云南等地的产胶区也将陆续开割,届时市场上天然橡胶的供应量将会不断增加,橡胶价格将继续承压。
泰国橡胶管理局表示,将会在5月去库存计划截止日期前完成总计31万吨库存清理工作,而目前距离他们的目标还有大约15万吨存货,价值大约140亿泰铢。
橡胶未来将如何演绎,触底反弹还是一跌再跌,形势并不明朗,市场各方观点也并不一致。
国贸期货高级研究员叶海文认为,目前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持续增加,到3月末库存总量再度逼近20万吨,下游工厂需求偏淡,保税区内现货库存消化缓慢。随着国内海南和云南产区新胶的陆续开割,上期所库存仍有增加的可能,后市沪胶的反弹之路将面临着重重压力。
现货商及贸易商认为,今年橡胶价格存在下跌的可能。一方面泰国连续抛储以及洪水灾后产胶恢复将扩大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国内新割季的到来供应增加而下游购买量尚未见到起色,因而胶价短期将继续承压。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全球需求回升,对橡胶的整体需求也将会有提升。此外,中国3月份重型卡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下游需求好转的预期。虽然从重卡销量传导到橡胶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由于重型卡车的销量增加,未来对轮胎的需求以及对橡胶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不必过分悲观。
3:轮胎厂采购减弱库存承压 橡胶期价巨幅回调
今年一季度,橡胶期货价格走出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一月份在泰国洪水事件的触发下,期现货价格从18000元/吨一路上涨,最高冲至22450元/吨,涨幅达18.23%。不过,正当市场的投资者憧憬橡胶能否上冲至3万关口时,橡胶期货价格却出现巨幅回调。
近一个半月,橡胶期货价格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美联储加息,泰国抛储等一系列打击下,目前已经跌至去年11月份水平。自2月14日起,橡胶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回调,最低下探至16000元/吨,截至4月6日,橡胶期货价格跌幅达23%。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沪胶依然会维持低位震荡下行的趋势。不过,后续需要进一步跟踪供需情况,看开割后天气及割胶积极性如何,待下游产业链消化部分库存后,预计市场需求会有所回转。4月6日,沪胶主力1709合约成交萎缩,当日期价收于1681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0.33%,增仓9338手,成交474720手。
轮胎厂采购意愿减弱
“2月下旬以来的单边下跌行情,主要原因在于春节过后,市场的终端需求未能积极跟进,加之合成胶价格的大幅回落,打开了原料价格下跌的通道。而从资金面来看,沪胶因获利资金离场,价格自高位快速下跌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迅速升温。”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媛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诸多利空压制下,沪胶自高点21550快速下调至15785元/吨,下跌幅度达5700元/吨以上。王媛媛表示,虽然春节前泰国洪水的炒作对沪胶的提振功不可没,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泰国洪水虽然造成短期的胶水供应短缺,但由于工厂前期原料储备充足,多数开工依然维持稳定,泰国整体出口水平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加之国内需求春节后未能继续保持强劲。因此,洪水造成的供应短缺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然而,年后伴随着资金整体收紧,导致商品投机资金撤离引发踩踏。此外,据记者了解,此前囤货的贸易商意识到预判出现偏差,年前积累了较大库存,但是轮胎厂复工后采购意愿并不高。其原因是过高的原材料价格挤占了利润空间,没有扩大生产的动力。因此,现货层面也存在较大抛压。
此外,从目前的供需情况上看,国信期货“金橡胶”小组副组长张福超表示,今年橡胶供应层面大概率会恢复正增长,库存消费比将再次上升。因为天气好转导致单产上升,今年新增割胶面积占比较大,且部分地区胶农割胶积极性也有所恢复。下游一季度阶段性消费弱于预期,导致现货库存迅速堆积。
张福超指出,由于洪水对产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2月,预计对2017年产量影响在10万吨左右,洪水造成的减产量与同时期泰国的抛储量形成对冲。与此同时,恢复生产后,原料产出量多于预期,胶厂储备充足,洪水影响已经被消化。
 “随着年后进口船货的陆续集中抵达及保税区库存的持续上涨,国内整体供应偏宽松,但受年后行情持续回落影响,商家持货成本普遍偏高。同时,年后较长时间内,下游工厂多消化前期囤货,加之年后原料价格快速回落,加重商家按需采购情绪,整体采购进度放缓”。上海某橡胶贸易商李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据李经理透露,年初至今涉及用胶的企业,现在还面临日益趋严的环保及资金压力,这也是导致企业采购节奏放缓的关键。此外,卓创资讯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期所天然橡胶总库存已接近34万吨,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接近20万吨。
王媛媛表示,按往年库存水平看,两者目前均处于相对高位。进入3月,下游工厂开工率大幅提升,但因行情低迷下滑,对原料的采购量及进度减弱,加之部分地区受环保制约,开工略受影响,导致现货消化速度放慢,库存提升。
虽然1、2月份合成胶市场价高升水,全乳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达3000-7000元/吨,但即使如此,多数下游合资及外资企业仍表示暂无配方调整计划,其原因一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二是更换配方需要长达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进行实验阶段。只有部分中小轮胎企业表示会看情况适度调整用量。因此两者价差的超预期,也难以有效刺激天然橡胶的用量。
据了解,长久以来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可谓是“荣辱与共”的整体,拥有着极其相似的走势,互相影响。不排除去年三四季度天然橡胶价格的大涨与合成胶的暴涨不无关系,合成胶价格大涨给天然橡胶上涨增加了动力。缺少了合成胶的大涨支撑,天然橡胶涨势可能会减弱,相反亦如此。
橡胶进入寻底阶段
对于橡胶期货价格一个半月以来持续下跌的走势,张福超表示,目前预计价格波动区间在15000-20000元/吨,短期内或将进入一个寻底阶段,超跌可关注阶段性反弹机会。
张福超指出,后续需要进一步跟踪供需情况,看开割后天气及割胶积极性如何,以及下游需求实际情况。目前轮胎库存逐步上升,影响整个产业链流动性。截至3月底,青岛地区库存整体约为19.79万吨,比1月初的10万余吨增加近一倍,其去库存过程成为市场主要矛盾,价格后期将继续下探寻找支撑。
与此同时,清明节期间,日本橡胶期货价格也有所下跌,有市场人士表示,现在日本橡胶几乎被国内的投资者控盘,已经不能反映出真实的价格。对此类说法,张福超表示,日本橡胶期货市场比沪胶市场成立得早,是全球早期的烟片胶定价中心。
张福超特别指出,日本橡胶期货市场一直以来活跃着很多的上中下游现货商和对冲基金。很多中国的期货投资者只看见表面的成交量少,以此认定其对橡胶价格走势的影响下降,这是很不明智的。历史上很多国内的投资者想去进行“控盘”,最后都以失败结束。日本市场的水其实很深,仍旧具有一定定价影响力。
事实上,受到成品库存压力和需求不济的影响,年后一直维持高水平的轮胎厂的开工率开始有下跌的趋势。目前半钢子午线轮胎开工率为73.34%,全钢子午线轮胎开工率为69.24%,较之前一周稍有下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维持下跌的趋势,直至下游需求转好。
王媛媛表示,经过2月份以来的连续大跌,沪胶主力基于目前的基本面态势有望在16000元每吨一线形成平台位置,下方空间较小。进入4月份后,市场有企稳机会,基本面或将表现为供需紧平衡,需求增加力度弱。
预计接下来,泰国抛储的量不会对市场造成利空影响,并且市场多视作利空出尽。产区供应方面,泰国等东南亚主产国处于停割期,而中国开割初期产量较低,并且全面开割有可能推迟,新增供应尚不能压制市场。另外,随着国内下游轮胎工厂前期储备原料消耗的差不多,钢性需求采购下预计5月份后市场货物流动性要好于春节后那一段时间。(网络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