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基金落地
“股+债”方式打造闭环
—首个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基金落地
我国是世界轮胎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也是废旧轮胎产生大国。随着《中国轮胎循环利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印发,我国轮胎循环利用已呈集群式发展态势。近日,随着首个废旧轮胎行业产融结合新模式项目在浙江龙游县落地,我国轮胎循环利用行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据了解,目前国内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方法主要以热分解、轮胎翻新、生产再生胶和胶粉为主,但存在回收利用率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税负成倍增长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21年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将不足6%,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9%的回收利用率相差较远。
5月26日首个废旧轮胎行业产融结合新模式项目在浙江龙游县落地。与废旧轮胎处理企业向银行信贷的传统融资模式不同,本次资金端对业务端的支持采取了全新的绿色金融模式,即由龙游政府引导资金、工商银行浙江分行、浙江利欧控股集团、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废旧轮胎处理基金,该基金以“股+债”的方式投资浙江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废旧轮胎处理项目。与此同时,被投资方力源新材料还与杭州中策、三力士橡胶、台州康大等橡胶需求大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资金、技术、项目、市场良性互动的生态闭环。
龙游县县委书记刘根宏在致辞中表示,该产业基金的设立将为龙游境内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引导和带动循环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龙游县政府将不遗余力的支持首个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基金在龙游大地扎根成长,让利欧、碳银、力源的废旧轮胎循环处理项目顺利推进,成为龙游产业绿色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认为,这种由政府引导资金、银行金融机构、环保上市公司、专业平台企业、轮胎处理企业、产品采购厂商六方联动的行业发展模式,不仅较好分散了传统信贷模式的风险,而且通过引入互联网的科技手段提升了对项目运营的管控能力,真正形成了绿色金融与实体产业的有效结合,是一种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极大推动意义的模式创新。
浙江利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基金的主要发起方,在现场进行了签约仪式。“我们希望通过绿色产业基金改变废旧轮胎处理产业中小企业融资困局,达到"扶优做强"的目的。”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兆洪表示。
浙江利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相荣表示,“利欧与碳银已在2017年初达成了全面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深耕节能环保领域,而此次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基金的落地,就是碳银、利欧深度合作的第一站。”
据悉,2017年龙游县已有3个项目被列入2017年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此次产业基金的成立,是龙游地区在循环经济领域探索的又一重大落地项目。人民网金融频道
相关资讯:我国废轮胎产生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经济腾飞、汽车工业发展,近年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在以8%—10%的速度急剧增加,成了一种新污染。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到2020年,我国废旧轮胎产量将达2000万吨。日益加剧的“黑色污染”给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治理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刻不容缓。但是,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废旧轮胎,又该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呢?
现状
我国废旧轮胎产量全球第一
据环保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废旧轮胎等垃圾也逐渐增多。有消息称,我国轮胎产量已连续10年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也是全球第一。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废橡胶和废旧轮胎的生成量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已经达到2.99亿条,重量达到1080万吨并以每年约8%-10%的速度在增长。
一方面是与日俱增庞大的轮胎产量数据,另一方面却是令多地头疼的废旧轮胎安全事故及污染问题。近年来,由废旧轮胎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废旧轮胎长期大量堆积,极易引起火灾,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可想而知,位居轮胎保有量世界前列的中国,废旧轮胎存在的隐患不言而喻,科学有效处置废旧轮胎成了近年业内探讨的热门命题。
危害
容易滋生疾病及引发火灾
近年来,随着轮胎的污染问题变得日渐突出,人们对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关注度也逐渐增加。据了解,轮胎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外,其数量的急剧增加正对地球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据专业人士介绍,废旧轮胎是一种需要占用大量环境空间的废物,并且难以压缩、收集和消除。鉴于旧轮胎分解所需时间的不确定,因此它们不具有生物降解性,而且其成分包括一些危险元素,如铅、铬、镉和其他重金属,若处置和管理不当,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另外,越积越多的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严重恶化自然环境,并可能引发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一些地区,废旧轮胎被用作燃料,严重的污染使周围寸草不生。由于其构造和成分的特殊性,露天堆放的废旧轮胎一旦燃起便很难控制和扑灭,并且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例如1990年发生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的黑格斯维尔火灾,持续长达17小时,有1260万条轮胎被烧,1700人被疏散,大量油类物质渗入土壤,附近的河流也被多环芳烃污染,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探因
废旧轮胎再利用为何裹足不前?
我国是橡胶消耗大国,据统计,2011年全国消耗橡胶23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每年生产的橡胶制品量约46万吨,废旧橡胶产生量约18万吨,其中6%以上为废旧轮胎。目前,回收利用的各种废旧橡胶约9万吨,回收利用率为5%,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4个百分点。目前,还有近5%的废旧橡胶没有回收利用,其中废旧轮胎约占2%,长期堆放,难以降解,成为“黑色污染”源。
我国废旧轮胎利用主要是生产再生橡胶、轮胎翻新、生产硫化橡胶粉,这些企业8%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形成不了规模,市场竞争能力低。大多数翻胎企业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必要的测试设备不完备,影响了翻新轮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属于半公益事业,其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加上我国废旧轮胎资源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运输费用高,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人员、债务包袱重、企业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亏损严重,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
治理“黑色污染”,要用立法手段解决废旧轮胎如何处理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环保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袁仲雪认为,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问题已经需要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对待,要下大力气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有限的橡胶资源充分利用,尤其要尽快制定法律标准促进橡胶资源循环利用。
袁仲雪建议,首先在轮胎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即征收废旧轮胎处理费,可以仿效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做法。其次,对废轮胎的运输、贮存、处理和再利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出台政策鼓励规范的有实力的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入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并予以一定补贴,通过经济杠杆提高正规企业从事回收行业的积极性。再次,出台政策鼓励轮胎翻新企业为车主提供轮胎管理与服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废轮胎的产生,从源头上保证翻新胎体质量可控,同时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小工厂,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国外的废旧轮胎都去哪了?
用作燃料在美国、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有不少水泥厂、发电厂、造纸厂、钢铁厂等都用废旧轮胎作燃料,其效果非常好,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根治了废旧轮胎引起的环境问题。
原形改制美国每年产生废旧轮胎2.5亿条,通过原形改制可使其中的500万~600万条废旧轮胎变废为宝。通过原形改制将废旧轮胎的胎圈与胎身分离,再根据需要将胎身裁成不同尺寸的胶条,用这些胶条编织成弹性防护网、防撞挡壁、防滑垫排等,用于建筑和爆破工地挡飞石落物、保护船坞、临时加固路面等。从废旧轮胎上截取下来的胎圈,还可以被加工成排污管道。
建消音墙在法国,技术人员将废旧轮胎剖成对称的两半,然后倾斜20度层层叠放,以方便排水,再在墙外罩以金属格栅作为防火护板,这就建成了绿色消音墙且吸音效果极佳。
再次利用乌克兰科学家研制的电磁冲击法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在废旧轮胎内部形成脉冲磁场,将轮胎中的橡胶与金属分离。分离后的橡胶与轮胎钢丝保持了原有的特性与功能,能再次用来生产轮胎。另外,运用这一方法还缩短了处理废旧轮胎的周期。最新消息,近日启动的废轮胎CCER项目,废轮胎和沥青一起混炼,用于铺路面。(轮胎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