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成橡胶结构性过剩亟待破解
我国合成橡胶结构性过剩亟待破解
中国化工报:经过长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橡胶工业走过了一条国内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国家,且产能还在上涨。但与此同时,行业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问题,常规合成橡胶的产量和装置开工率在不断降低。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技术部专家王锋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底,我国八大合成橡胶的总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1%,其他外资和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3%。
然而,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合成橡胶的开工率却在逐步降低。西北师范大学王芳平教授指出,2016年我国合成橡胶的产量同比2015年减少约2%,继续延续2014年以来产量下降的趋势。装置的开工率在2015年创新低之后,2016年进一步降低,整体装置开工率不足50%。其中,聚丁二烯橡胶装置开工率约为45%,丁苯橡胶约为54%,丁基橡胶约为26%,聚异戊二烯橡胶不足13%。
中国石油合成橡胶高级技术专家龚光碧指出,目前,我国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生产能力出现了过剩,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不少装置自建成以来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青岛科技大学张宜恒教授提到,从总体上看,我国合成橡胶的需求量仍将增长,但增长幅度将放缓。随着我国轮胎等橡胶产品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溶聚丁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稀土顺丁橡胶以及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等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常规产品的需求量将逐渐降低。因此,要大力提高新胶种的生产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龚光碧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合成橡胶各胶种牌号明显偏少,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不少特殊用途牌号依然要依赖进口。从国内外合成橡胶的专利情况来分析,国内仍然集中在合成方法、生产工艺等方面,国外则主要集中在加工应用领域。由于我国加工应用研究薄弱,造成新胶种、新牌号市场接受程度低,接受周期长,市场推广难度加大,进而影响国内合成橡胶加工应用市场的升级换代。不过,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内一些合成橡胶生产企业认识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以应对欧盟REACH法规所要求的绿色环保丁苯橡胶材料为切入点,选用了符合要求的中国石油自主生产的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不产生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终止剂和防老剂;针对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与橡胶相容性差,替代高芳烃油后易发生表面迁移,橡胶扯断伸长率降低、牵引性和抗湿滑性下降的技术难题,开发了分子量梯级调控、不同结合苯乙烯含量调控技术,得到了与环保油相容性好的不同结合苯乙烯含量的基础胶乳。同时,针对环保终止剂不具备硫化促进剂的作用而导致的丁苯橡胶300%定伸应力降低,达不到指标要求的问题,引入了有机胺类功能助剂,优化工艺和配方,最终提高丁苯橡胶生胶强度、扯断伸长率和300%定伸应力,弥补了环保型橡胶填充油因芳烃含量低所带来的牵引性和抗湿滑性损失。
兰州石化则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定制化生产上,把目标市场放在国内外知名的橡胶加工企业上。他们了解大客户的具体要求,针对普利司通、固特异等著名轮胎制造企业的不同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改良和攻关,采取定制化生产的办法,满足客户需求。如根据普利司通公司的要求,对工艺配方进行了调整,强化了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在第一时间内研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SBR1778E橡胶产品。新产品投放市场以后,普利司通一次订货就达到3000多吨。
相关资讯:纳微科学青岛研究院成立,搭建绿色橡胶化工全国平台
青岛市北区政府与冯守华院士团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日前在区政府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省科协主席冯守华,是国内外公认的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领域知名专家,也曾任首届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此次冯院士带领国家橡胶化工领域顶尖人才团队,将在市北区设立纳微科学青岛研究院,在绿色橡胶、绿色化工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和技术咨询,将开启青岛“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新时代。
此番冯守华院士带领国家橡胶化工领域顶尖人才团队,在市北区设立纳微科学青岛研究院,纳微科学青岛研究院以服务国家与地方科技发展为宗旨,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发高技术科技产品,其主要研发内容包括高技术芯片包、高效生物材料、医药医疗设备、水资源与环保产品等。硅碳橡胶添加剂是研究院正在研发的众多绿色橡胶行业国内领先技术中的一项, 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内高分散高性能白炭黑依赖进口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冯守华院士团队的引入及纳微科学青岛研究院的落户,将对国家级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绿色橡胶化工产业的提升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对接平台,将促进各项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本、技术、企业、政府四方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开启青岛“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新时代。
“市北区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此次引入以冯守华院士为核心的专业研发团队,是市北区引进高端人才、推动智库集群发展、促进政产学研充分融合的重要成果。”据市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为大力推进老工业片区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市北区提出了打造国家级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中心、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等六大创新载体,未来这些创新中心将以创新驱动和人才集聚效应支撑起整个市北区的发展。
相关资讯:三方橡胶理事称将缩减天然橡胶出口量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泰印9月会商拟减出口稳胶价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马袖强说,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尼正在考虑缩减橡胶输出量10-15%,以遏制价格下跌。他指出,成员包括这3个国家的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将于9月15日在曼谷会面,讨论稳定橡胶价格的措施。他说,在马来西亚的SMR20橡胶从1月每公斤957令吉23仙,在7月跌至每公斤626令吉65仙。
泰国将增大天然橡胶在道路建设中量
近日陆续有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将增大天然橡胶在道路建设中的使用量,南部宋卡府有6条以上新修公路均添加了天然橡胶。宋卡是泰国第一个修建添加天然橡胶柏油路的省份,并希望一次促进泰国天然橡胶国内消费量。据悉天然橡胶仅添加于路面,且需与沥青混合,天然橡胶添加量仅占路面原料总重的5-10%,路面基层较普通柏油马路约高出20%,在公路使用寿命上约比普通公路延长5-7年,以8米宽马路为例,每公里花费要高出1百万泰铢。根据泰国官方数据显示,宽8米长1公里路面厚度为5厘米的马路天然胶添加量约为2.5吨,那么即将完工的两条1.85公里和1.5公里公路中消耗的天然橡胶仅有8.38吨,而根据目前消息尚未听闻泰国大型公路建设中添加天然胶的报道,仅靠几个省几条短距离公路的修见对于提升国内消费收效甚微,只能说聊胜于无。
召开橡胶磋商会,减产降出口
减产降出口在6月胶价持续低迷之时再度被提及,但是泰、马、印三国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暂定于9月继续开会协商。降出口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三个产胶大国来说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出口额降低,将直接影响本国外汇收入,首先减产、降低出口的国家还可能面临的就是市场份额被其他国家挤占,在去年降低出口进行过一次之后,泰、马、印三国恐怕谁也不会再首先松口并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