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对于橡胶市场释放了什么信号
记者:刚刚公布了1月份的国内轮胎出口数据,对这个数据您如何看?轮胎企业节后开工情况如何?后期需求何时能全面启动?您怎么样看待今年的轮胎市场?
贾敏:国内轮胎出口比重较高,占总产量的 35%左右。虽然近年来为了规避贸易摩擦,轮胎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但目前美国仍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18年1月中国出口轮胎42212.6万条,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6%,环比下滑8.0%。其中美国卡客车胎和乘用车胎分别增长17.5%和6.8%,贡献较大比重。2月中旬特朗普政府发布了美国未来10年总花费超过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后期外部需求持续向好,轮胎出口市场存在稳步增长动力。而原配和替换市场今年则会出现回落趋势,2016~2017年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来自超限超载治理、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刺激。进入2018年后政策边际效应弱化,同时基建和房地产景气度走弱的情况下,轮胎产销预计保持刚性水平,难以出现大的增量。
本周轮胎厂开工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出口订单稳定,内销市场则表现一般。春节前轮胎经销商预期节后价格会有所走低因此没有备货,节后迎来集体补库,目前轮胎厂交投情况良好。不过当前只是贸易环节的库存流转,终端需求启动缓慢。与轮胎行业相关的房地产、钢铁、煤炭、物流运输等行业暂无转好迹象,对全钢胎尤其是载重胎的需求热情明显下滑。3月份经销商补库结束后,下游成品或将再次进入累库阶段。
记者:有观点认为,由于2013年开始天然橡胶的新种植面积出现了大幅下滑,这将导致未来1~2年橡胶价格将迎来反转,您对这个观点如何看?
贾敏:2007至2012年是橡胶树新增面积的高峰期,2013年之后由于价格低迷主产国新增种植面积较之前几年大幅下降。按此推算,2019年之后主产国天然橡胶产能增速或由正转负,产业格局逐步向供不应求转换,由此会打开橡胶价格的上升空间。 从单产的角度看,由于近年来价格已经跌至部分产区成本之下,部分胶农选择了弃割或降低割胶频率,割胶并不充分,供应弹性明显放大。那么在价格反弹的初期将会激发这部分潜在产能释放,在无极端气候的影响下,预计单产将有所增加,这与新增面积减少之间会形成对冲。因此价格底部运行时间相对漫长。
记者:您认为,刚刚召开的两会,对于橡胶市场来说,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有哪些政策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贾敏:《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政府将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其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同时,中国政府开始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切都让环保执法趋严成为一种必然,并对轮胎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对于“环评未完全通过就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这一问题,该市新一年度加大了对轮胎企业的处罚力度。2017年上半年,针对同类问题,一些大型轮胎企业被罚款5万元~10万元。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具有类似问题的轮胎企业被责令停产,且罚款金额提升至20万元。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破除无效供给。领导表示:“要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按照这一系列标准,大批“作坊式”轮胎工厂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诸多限制条件都对橡胶需求形成负面影响。
记者:对于天然橡胶的供应端,泰国不断释放的“挺价”措施,随着国内外主产区橡胶进入停割期,目前橡胶市场进入供需错配的时间窗口,但有消息说,今年国内云南天然橡胶开割期会提前,那么,对于天然橡胶的供应端后市您如何看?
贾敏:停割季导致的供需错配确实为当前价格提供了主要支撑力。今年1~2月中国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累计进口量为107.5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相比去年显著下滑。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1~3月三大主产国限制出口;
其次今年泰国受寒潮影响,较往年提前2~3周停割,一季度产量不及预期。这些影响在国内4月份之前的进口量上都将有所体现,加上下游复工的利好,保税区累库趋势有望转换为高位震荡。
关于泰国减少割胶的措施,目前处于商议阶段,能否落地执行市场还存在较大疑虑。国内产区方面,云南今年无干旱、白粉病及低温等不利因素困扰,3月中旬后即可陆续开割。从割胶面积推算,若无其他外力作用,今年全球供应将继续保持5%以上的增长,后期上游依然是市场的主要压力点。
转自:中国橡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