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业最大境外并购案”收官 双星集团38亿元入主锦湖轮胎
在一波三折之后,被业界称为“中国轮胎行业最大境外并购案”的青岛双星集团并购重组韩国锦湖轮胎一事,终于在今年4月份落定。
4月10日,青岛双星(000599,SZ)发布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双星集团子公司星微韩国将投资6463亿韩元(约38亿元人民币)认购锦湖轮胎新发行的1.29亿普通股,占锦湖轮胎股份发行之后总股份数的45%,并成为锦湖轮胎的控股股东。
一位青岛双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还有一些例行程序,但在双星集团与韩方签署相关协议后,基本宣告此次并购“收官”。
并购一波三折
在这一海外并购之后,青岛双星集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
4月10日,青岛双星公告称,近日收到双星集团的通知:双星集团及其子公司星微韩国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星微韩国)与锦湖轮胎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锦湖轮胎)及锦湖轮胎债权人代表韩国产业银行(以下简称KDB)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及《股东协议》,星微韩国将投资6463亿韩元以5000韩元/股的价格认购锦湖轮胎新发行的1.29亿普通股,占锦湖轮胎股份发行之后总股份数的45%,并成为锦湖轮胎的控股股东。
考虑到之前的一波三折,此次协议签署意义重大。青岛双星一位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也基本宣告并购锦湖轮胎之事“收官”。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初,双星集团及其子公司就开始介入重组锦湖轮胎。彼时,双星方面开出的价格,远比现在要高。
在击败了德国大陆、法国米其林、上海航天、中国化工等10余家竞购者后,2017年3月13日,青岛双星旗下星微基金与锦湖轮胎的债权团――KDB等签署了《股权买卖协议》(以下简称SPA),拟以9549.8亿韩元(约折58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锦湖轮胎42.01%股权。
此后,锦湖轮胎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出现了507亿韩元的巨额营业亏损。双星方面据此提出将9550亿韩元的收购价下调至8000亿韩元,降幅约16%。
2017年9月5日,在重组方反复降价后,锦湖轮胎债权团召开股东大会研究决定,拒绝青岛双星的要求。9月14日,青岛双星公告称,依据签署的SPA相关条款,与卖方协商一致,双方签署了《终止协议》,无责任终止已签署的SPA。
意想不到的是,在宣告终止并购半年后,被称为“近年来中国轮胎行业最大境外并购案”的青岛双星重组锦湖轮胎之事项,在今年3月份“起死回生”。
青岛双星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市场对于韩国锦湖轮胎挽回业绩下滑的颓势至关重要。这也是双方并购谈判得以重启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前签署的SPA,此次重组方、双星集团及其子公司所出的资金大幅减少,从9549.8亿韩元降至6463亿韩元,一年折价3086.8亿韩元(约18亿元人民币)。
协同发展化解同业竞争?
随着最终协议的签署,中国轮胎行业并购案收官,而对双星方面来说,如何梳理两个品牌的关系,无疑是后续发展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4月4日,锦湖轮胎公司就对外宣称,在被青岛双星收购后将继续使用其品牌名称,并且其管理层仍保持独立。
锦湖轮胎在一份声明中说到,“双星承诺锦湖原管理团队继续运行锦湖轮胎,就像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控股收购沃尔沃的情况一样,当时吉利专注于注资瑞典汽车制造商,同时允许沃尔沃品牌的独立发展。”
根据2016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锦湖轮胎排名第14位,双星轮胎名列第34位。并购完成后,双星集团将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商,还将跻身全球前十名。
不过,在本身体量壮大的同时,青岛双星在公告中提到:双星集团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本次收购后将导致双星集团与公司部分业务存在同业竞争。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双星集团作出承诺:由于青岛双星在业务发展及实际经营方面仍有较大资金需求,为缓解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本次海外收购锦湖轮胎部分股权是由双星集团与其他投资人共同出资。双星集团承诺未来在项目交割完成后不超过5年的时间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等合法合规的方式消除同业竞争。
不过,青岛某橡胶企业人士直言:在两个品牌同时存在、并兼顾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将是青岛双星及其控股股东面临的又一考验。
事实上,锦湖轮胎在全球的8家工厂,有4家位于中国,超过了韩国本土的3家;总共约有一半的产能布局中国,年产能高达3000万条。近年来,韩国锦湖轮胎业绩大幅下滑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华销售下降。
“开拓出中国市场,也就解决了锦湖轮胎的最大问题。”青岛双星人士此前表示,债权团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地为锦湖轮胎挑选了一个中国股东。
不过,对同业竞争问题,青岛双星方面似乎并不担心。4月10日,公司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青岛双星的TBR(子午线卡车胎)业务占到8成左右,锦湖则基本是乘用车胎,两个品牌本身侧重不同,将会是一个协同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