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0年玛雅人就玩橡胶球——大湾区橡胶技术展

大湾区橡胶技术展带你一起了解橡胶的全球历史,增加橡胶文化知识。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当地人民早已认识到橡胶有弹性和防水功能。墨西哥发掘出的古物表明,公元500年时玛雅人就在装有类似篮球筐的环状物的游戏场上玩橡胶球了。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还将碗状的东西浸入胶浆制成不漏水的容器。哥伦布二航美洲时发现,海地印第安儿童玩有弹性的橡胶球。征服者科尔特斯也曾见过橡胶球用于蒙提祖马的宫廷游戏中,且注意到阿兹特克妇女咀嚼橡胶(是一种习惯性动作)。

 

1615年,一名西班牙探险者记述了印第安人怎样在树子的切口上收集奶汁,怎样将胶汁涂抹在斗篷上,怎样涂抹泥塑的模子并让它晾干而获得粗糙的雨靴、瓶子。1736年,法国探险者德·拉·孔达米纳记述了南美的印第安奥马瓜人用橡胶做水靴、弹球和水管,他们称之为caoutchouc。

该词遂成为除英语之外主要欧洲语言橡胶一词的词源(法caoutchouc,西caucho,俄каучук)。 据说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从新世界探险回美洲时,就从海地带回一些用橡胶制成的玩具弹球。1736年法国人孔达米纳第一次将橡胶的生胶带往欧洲。1770年,曾发现氧气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小块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的字迹,所以其英文名rubber也有摩擦工具之义。

 

1839年美国人古德伊尔发明硫化橡胶法。1876年,英国人威克姆(H.Wickham)在巴西塔帕若斯河左岸采集了高产的三叶胶树种子7万粒运回英国,种植在伦敦附近的植物园中。成苗2000多株,第二年运到锡兰种植。一些小树两年后又被移植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这些树成了东南亚橡胶树的直接先祖。

1888年英国人J.B.邓洛普发明了汽胎,1895年开始生产汽车。此后橡胶在工业上的需要量剧增,从而促进了对橡胶树的大规模引种驯化培育改良。中国试种橡胶树始于20世纪初。1904年云南率先从新加坡引种胶苗8000株试种成功。中国现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 现在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软管、雨具、电线电缆、绝缘制品、手套、避孕套、体育用品、玩具等,用途非常广泛。橡胶和橡胶树成了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