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总体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环保问题也越来越显得突出和受到关注。而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其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据世界环境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废旧轮胎积存量已达30亿条,并以每年约10亿条令人惊诧的数字增长。如何有效解决堆积如山的废橡胶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缓解和改善地球村环境污染压力,保证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严重面临的、亟待突破的共同课题,也已成为目前世界性科研难题。
一、橡胶工业的环保
近几年我国橡胶工业的环保和节能问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入世的深入和经济的
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橡胶环保规范以及法律法规对我国的制品形成了“绿色壁垒”,橡胶工业是耗能较大的行业,面临能源日趋短缺,橡胶企业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必须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问题。换一个角度讲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以及减少橡胶制品对环境的破坏,我们也要加强环保。橡胶工业的环保主要包括两个课题:一是使用环保的原材料,二是降低橡胶工业生产中公害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1、橡胶制品原材料的环保
要求生产出来的橡胶制品不含有超过限定值的有害物质,而且不使用禁用的危险物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致癌物质。合成橡胶生产原料中的重金属,加工油,硫化剂,促进剂等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在下面橡胶制品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里会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1重金属
胶制品原材料的型号、品级都会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因此,要注意避免或减量使用含铬和镍的原材料。模具和骨架的镀铬层也会将铬元素带到胶料中来,因此要开发镀铬新技术。胶鞋行业要注意纺织物和皮革染料的重金属限制值,限用含铜、铬、镍的金属络合染料。橡胶制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并不只来源于一种或两种重点的原材料,是所有的原材料 (包括生胶)重金属含量的总和。有些原材料虽然重金属含量极微,但亦要留意“积少成多”。
1.2加工油
橡胶加工油包括芳烃油、石蜡油和环烷油。芳烃油因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而不能用于有环保要求的橡胶制品,这也限制了充高芳烃油的充油橡胶的应用。虽然我们已开发出较低多环芳烃含量的充油橡胶,但它们所含的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数量均未见报道,能否符合欧盟环保要求尚未可知。石蜡油和环烷油中,因产地和加工工艺不同,其多环芳烃的含量也大有差别。此外加工充油合成橡胶时会散发大量油气,应在有关场所设置抽、排气装置。
1.3硫化剂
硫载体型硫化剂常用于无硫配合,典型例子是TMTD、DTDM。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主要用于耐热配方,其要害并非毒性而是易爆,故防护等级列入B级,须存放于<30°C的阴凉处,习惯上与惰性填料混合以降低其活性。它在加工中易散发烟气,故需加强通风排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应限定为1 mg/m3。
1.4促进剂
次磺酰胺、秋兰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类促进剂,它们在硫化中都会产生致癌物 (亚硝基类化合物),涉及的促进剂品种有TMTD、NOBS、BZ 、EZ和DTDM等。德国工业标准规定,橡胶企业工作环境中亚硝基胺的每平方m的质量浓度不得超过11000 mg ,另一类致癌促进剂是非硫调节型氯丁橡胶常用的NA-22。
橡胶工业中公害的防治
2.1公害源
烟气:这是橡胶加工中污染大气的主要形式,在炼胶、返炼、压延、挤出、硫化等工序中都会产生,其中又以硫化最为集中。炭黑厂的烟气形成量更多。治理炭黑烟气的措施包括完善收集系统,使尾气中的炭黑粉尘浓度低于18 mg/m3。充分利用尾气的热能,降低有害可燃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净化处理排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再者,还要完善炭黑的湿法造粒系统,使车间粉尘浓度低于6 mg/m3。
粉尘:它是橡胶厂普遍存在的公害形式,生成于炼胶加粉及喷涂隔离剂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助剂为粉体,且粒径向细微化发展,加大了飞扬程度。国外对无机填料的TLV规定为10mg/m5 ,但实际上远低于此,习惯上控制在2.5 mg/m3以下即可。以上是对A级而言,对毒性为B级的粉体材料而言,用口服量LD50来控制。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入体内,长期积累后导致矽肺。
溶剂:
溶剂的公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导致职业病害。集中在胶浆制造和刷浆两道工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氯丁胶浆,一则应用面广,我国光是鞋用胶粘剂年产即达20万t ,而且使用芳香烃溶剂或氯化溶剂。前者如苯、甲苯、二甲苯:后者如二氯乙烷。这两类溶剂的毒性都较大,工人长期接触后易得慢性病,最严重的会患上癌症、白血病及损害神经系统。芳香烃溶剂按毒性大小依次为苯、甲苯、二甲苯,人与它们长期接触后会感觉乏力、头痛、昏沉等慢性症状。
(2)起火和爆炸。常用溶剂因燃点低,除氯化烃外,都极易燃烧,另外,易爆也是成为公害的原因。当空气中的溶剂挥发浓度达到爆炸范围 (即爆炸温度的上、下限之间)时,任何火种均可引爆。噪音:
橡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会使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目前降低噪声有两个途径:一是改进橡胶机械和动力机械设备结构、提高加工精致和装配质量,并采取减振措施;二是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如在密炼机、开炼机、压片机部位装上可拆卸的隔音罩,加工设备顶部设置排风系统,可将噪声降至80dB(A)左右。
2.2防治对策与治理
橡胶工业生产中的公害有碍于企业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橡胶工业的公害易被忽视,所以应采取主动的防治对策。
(1)摸清楚各种橡胶原材料与环保相关的性能数据,统一制订各种原材料的毒性指标,采取主动的防治对策。
(2)企业要强化环保机制,执行机制,责成专人负责,确保厂内的环保质量符合要求。
(3)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灌输事故排除和紧急处理的知识。
(4)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在存放有害、有毒物料的车间、仓库,要安装有效的抽风循环装置。加强对有害、易燃、易爆等原材料的管理,各种箱,盒、桶等容器的外面必须标明内装物料的成分、数量及保管要领。
二、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废旧橡胶发生量国家之一,废旧橡胶的利用形势日趋严峻。2004年我国废旧橡胶产生量约272万吨,其中主要是废旧轮胎,据测算约有1亿条,产量为149.6万吨,占比55%,非轮胎类产量为111.5万吨,占比41%,工厂废料(指橡胶制品生产中的边角余料及废品,按产品的4%计算)10.9万吨,占比4%。据2005年统计,再生胶和胶粉总产量为167万吨,其中再生胶145万吨,胶粉22万吨。全国废橡胶资源利用率在6 5 %左右,但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8 0 %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废旧橡胶的利用除了轮胎翻修外,主要是制造胶粉应用于建筑材料和燃烧热利用,而我国目前主要是生产再生胶、胶粉和进行轮胎翻修。根据橡胶消费测算,到2020年,废旧橡胶的发生量将达600多万吨,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废旧橡胶的利用结构,废旧橡胶的利用形势将更加严峻,废旧橡胶制品污染环境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严重阻碍我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废旧橡胶制品的回收利用,达到废旧橡胶制品发生量的减量;通过大力推进轮胎翻修和胶粉的制造应用调整废旧橡胶利用的结构,提高废旧橡胶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为了保证橡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实施循环经济政策。
1.进一步调整橡胶材料结构
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橡胶材料的消费必然随着增长,要开源节流,尽量扩大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产量,增加品种,并且要不断扩大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2.应用高新技术调整橡胶产品结构
应用高新技术大力调整轮胎等橡胶产品结构,是在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实现橡胶工业循环经济的措施,以此提质降耗,延长产品寿命,降低废旧橡胶产品的发生量,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重点抓好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
(1)动员全行业,采取切实措施,拓宽再生橡胶、硫化橡胶粉的应用范围,搞好深加工。
(2)大力提高轮胎翻新率和翻新次数,轮胎生产、销售、使用、回收以及翻新各个环节要密切地配合和协作,新轮胎质量、合理使用、翻胎技术等环环相扣,要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加强新胎企业和翻胎企业的合作,提倡新胎企业开展翻胎业务。
4.建议国家继续予以政策支持。
(1)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对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试点方案。
(2)坚决禁止以任何理由进口废旧轮胎等洋垃圾。
(3)坚决取缔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废旧轮胎土法炼油。
(4)尽快出台“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
(5)切实加强橡胶工业循环经济链条的科学运转,促进翻胎行业与橡胶工业建立密切联系。
相关资讯:2017最严“停工令”,化工等多行业全面限产停产
综合央视新闻:进入冬季采暖期,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很多省份卷入了停产风波。据媒体报道称,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6个省(直辖市)外,吉林、四川、河南等省份加入到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史上最严“停工限产令”蔓延!冬季停产、限产大军由京津冀6省扩大至8省34市。快来看看有你所在的省市吗?
京津冀环保联动执法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
日前,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实施范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巩义市、兰考县、滑县、长垣县、郑州航空港区)。
化工等多行业全面限产停产
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在2017年采暖季11月15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要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同时,化工、钢铁、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将错峰生产。
 “2+26”城市要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
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方案要求,各地应结合本地建材行业产业特征,提出更大范围错峰生产要求。
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
工业企业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除了民生保障物资等,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车辆禁止进出港区。
执法联动,落实政策
近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加强大气污染监管和环境执法联动,落实环保部日前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据介绍,三地环保部门将聚焦“散乱污”企业、煤烟型污染、重点工业企业、面源污染,开展不间断执法检查,强化与公安部门的执法联动,依法严厉查处各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
针对“散乱污”企业,三地环保执法部门依法严厉查处无环保审批手续、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粉尘无组织排放、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综合采取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拘留等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推动综合整治。
加强煤烟型污染执法方面,将加强对本辖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检查,发现使用燃煤的,一律依法严厉查处;对禁燃区外允许保留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列入淘汰范围和“清零”任务的燃煤锅炉开展全面检查,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三地环保执法部门以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电力、有色、垃圾焚烧等高架源,石化、化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行业为重点,查处污染物超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在线监测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
在强化面源污染监管方面,将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对卫星遥感等发现的火点,及时组织扑灭并依法查处,并严厉查处施工扬尘、渣土运输泄漏遗撒、露天焚烧、露天烧烤、销售使用劣质散煤等面源污染。
吉林四川加入攻坚战
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覆盖范围已达8省34市。《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四川方案》)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间,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减轻污染程度,确保蓝天天数多于去年同期,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同期。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四川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比较快,项目上得比较多,四川盆地又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治理同样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2016年11月16日,四川省就启动了当年冬季第一个区域黄色预警。今年9月28日,环保部召开部分省份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座谈会,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就介绍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准备情况。
《四川方案》要求,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实施10大攻坚任务。其中,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错峰生产,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间错峰生产天数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停产或限产等方式实现应急减排,鼓励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错峰生产。
同时,10月10日至25日,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还会同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在成都平原地区8市等重点区域启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吉林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其中,2017年10-12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9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较2013年同期下降7.2%以上。
吉林将开展固定污染源达标排放、燃煤小锅炉“清零”、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对等5个专项行动。其中错峰生产是两大主攻方向之一:建材行业在2017年11月到4月的半年内全面实施错峰生产,电力行业加大绿色调度力度,燃煤供热锅炉实施错峰启炉。
(河南)地方创新大气治污制度
在采暖期和重污染天气期间,如何来划定停限产范围,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案。
大多数省市以行业来划定限产范围。而河南则摒弃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实行绿色环保单位优先生产、高污染单位限制生产的差别化制度。
《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制度(试行)》提出,实行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工业企业若通过更换清洁能源、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清洁生产等方式,污染物排放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享受优先获得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列入电力直接交易环保免审名单,原则上不再列入各级污染天气管控清单、享受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倾斜等若干不同的激励政策。
而那些未达到该水平的企业则被限制生产。冬季采暖期,对重污染工业企业实行错峰生产管控。夏季高温天气,对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工业企业、市政喷涂作业、汽油装卸作业等实行高温时段错时生产。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评价称,该制度把环保而非传统的金融、土地等作为调控手段,这一尝试将来可能形成一种机制。
尽管张家口、兰州等地的限产措施中也暗含高排放企业限产的思路,不过像河南这样专门出台政策来差别化管控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属全国首创。
李佐军认为,实行绿色环保调度制度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提供了很好的导向。在能耗、排污、清洁生产等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有奖励,奖罚分明。二是能够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一个地方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多的企业,限制这类企业直接达到了治污减排的效果。三是能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对绿色环保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可以促使那些高污染企业主动治污,从而倒逼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倒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寻求创新驱动。
据悉,未来河南或将绿色环保调度制度从工业企业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企业。或许有些人会说,是这些工厂整天竖着大烟筒造成了污染,就该停,更何况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淘汰这些落后的产业,有什么好可怜的。可能是现在的人过的富裕了,已经不需要当年镇上工厂造的东西了,开着小汽车,说着风凉话。
企业关了多少个职工失去了职业,因此多少个老人没有了足够的胆养,多少个妻子失去了养家的来源、多少个儿子、女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可以动用国家的公权力去关停企业,可这些部门的经费中就有被关停企业的税收所得。作为政府部门要做的更多的是指导和帮助企业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去生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关停企业。